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论文 >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

2013年04月28日 06:58:56 来源:五寨县实验学校 访问量:342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

    五寨实验学校  郝仲礼

   【摘  要】作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面对着如今中高考,作文比重之大的严峻形式,语文教师越来越深刻感觉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观察;积累;表扬;阅读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教学难点。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尤其是学生,对作文存在着自卑、厌烦、畏难心理,把作文当成一个包袱,消极应付,严重影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我认为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诱导者、激发者。下面我就从四方面谈一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 细致观察,真情实感。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观察不等于看,要做到看(察)、听(察)、触(察)、嗅(察)、尝(察)、心(察)相结合。写作文就是要把看到的、听到的、尝到的、想到的融合一体写下来,才谓好文。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的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老师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老师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认识,然后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费一年多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心》,并成为了世界著名的小说家。从以上的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学会观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第一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应培养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真实感受,也才能写出动人的、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否则,学生作文将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即使写出来的文章也是枯燥无味。

    二、善于积累,厚积薄发。 

    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其中道理就是说出了积累的重要性。万事在于积累,写作更需要积累,为了写出精彩的文章,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平时就要多进行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才能为写好习作打下基础。

    1. 生活积累。生活是一个大宝库,那里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大自然等都能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要写出有血有肉、情真意切的好文章,就必须去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酸甜苦辣、人间百味。

    首先,学校生活是学生最有东西可写的,那种酸甜苦辣的滋味应是感受最深的。学生作文中的校园生活无非是上课,作业,考试三部曲,其实可写的材料还有很多,老师们的言谈举止,同学间的浓浓情谊,或是一次活动,成功的,失败的,一定会让你有所触动。还有那精彩的一堂堂课,堆积如山的作业,考试的失利,成功的喜悦;其次,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姿。我们每个人都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着,生活中有许多写作材料等待我们去描写、去表现。如街头见闻,街道市容的变化,好人好事,甚至街头流浪者的不幸遭遇都将触动我们的心灵,又如报纸、电影、电视、网络等传媒,更是打开了学生们的精彩世界。那些优秀的电影栏目如“焦点访谈”、 “东方时空”、 “百家讲坛”、 “艺术人生” 、“走进科学”、 “探索发现”等讲述的一个个故事、新闻、百科知识等都是写作的好材料;再次,家庭生活丰富多彩。很多学生在写作家庭生活类的文章时,常常表现出了选材的单一、老套,不注意家庭生活的细节,其实我们不妨留心一下家人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有时父母的一句唠叨的话:“出门要注意车”;“天要下雨了,记得带雨伞。”你失意时父母的安慰:“孩子,你一定行”;“跌到了,再来”;清晨香喷喷的早餐… …这些都是家庭生活类的好素材。只要我们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清楚,人物的音容笑貌描摹具体,情感的跌宕起伏描写细腻,那么这些内容都可以变为精妙的作文题材;最后,大自然的神奇。大自然的一片树叶、一朵小花、一株枯树……都是我们积累的对象。花、鸟、虫,一山、一水等都能让我们有感悟,有情要发,如蜘蛛织网启示我们要锲而不舍,蜜蜂采蜜告诉我们要博采众长……只要我们抓住景物的特点,细致观察,用心体味,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2.语言积累。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语言好比文章的衣裳,如果文章能有精彩的语言,一定能使人赏心悦目,读来心旷神怡。例如:2006年河南一考生《情系千年》,读罢此文使人不禁惊诧于小作者那种丰厚的文化积淀。文中许多文化名人信手拈来,如:岳飞、屈原、李白、苏轼、王安石……跃然纸上。诗词名句如诵笔端。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若不是平时勤于读书,用心积累,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挥洒自如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教育学生多读书,善积累。我们可以背诵优美诗文,可以建立一个积累本,抄写成语、熟语、对联、格言、警句、诗句、精彩段落、谜语,幽默笑话等,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也可以观看优秀的电视栏目,积累精彩的广告语、节目导语,节目中的优美句段、歌词等。如能将它们点缀在文章中则使作文在语言上新鲜活泼,生动形象,让人耳目一新。教学中,还要为学生为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可以经常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读及背诵比赛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语言积累的兴致,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

     三、 表扬强化,多就少改。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能够强化学生正确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作文从整体上讲,是很稚嫩、粗糙的,真正优秀的,符合文章要求的还比较少。教师的目光不能只盯住学生作文中的缺点,不能成天只对学生讲“这里写得不行”,“那儿写得不好”,说得一无是处,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作文难和怕作文的心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表扬强化的重要作用,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作文中的每一个优点和微小的进步,哪怕是一个好句子一个用得合适的词语,一项新鲜的材料……及时给予表扬肯定,鼓励继续发扬。只要作文有了好的方面,就进行表扬鼓励,这样不断强化使优点巩固坚持,缺点就会相应减少,不仅使学生逐渐掌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自尊心,为写好作文提供巨大的动力。  

    教师批改作文时,所给评语千万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即使遇到抄袭来的文章,教师也要忍住性子,如果给批上“抄袭可耻”,恐怕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写作的积极性。学生抄袭作文,其实很大程度上都存在有想写好作文的心理,因此,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诸如批上“这篇作文写得非常成功,能参照别人的文章仿写是一个好办法,如果能把别人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就更好,相信你一定会这样去做的”等批语,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语去重新认识自己的写作行为,激发他的写作欲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表扬强化、多就少改的方法是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的新理念。

    四、以读促写,吸取精华。

无论是课本的各种文章,还是众多的名著,都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典范。我们要多读书,善于吸取大家精华,做到读中有悟、读后有感,才会文思泉涌。

     ( 1 )重视课本。现行的语文新教材选入了许多名家精品,既有文质兼美的当代美文,也有名垂青史的千古华文,还有那各国人民所传诵的世界经典名篇。这些文章题材丰富,情节引人入胜,有的抒发人生感悟,有的写景状物,有的引领我们探索科学世界。一篇篇精彩的文章都丰富了我们写作素材的储库。当然,除了语文教材外,其他的学科教材也有“材”可取。历史教材中爱国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政治书中引人深思的哲理故事,生物课中动物生存的启示等,都是写作的材料。书读得越多,材料储藏就越丰富,下笔就会毫不费力,游刃有余。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加强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要“广泛阅读各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二三部名著”。当然,除了名著,各种的杂家杂说,优秀文章都可以涉猎。因为课外阅读不但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使我们获得很多的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也能为我们的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如读《鲁滨逊漂流记》我们积累了与困难作斗争的素材;读《骆驼祥子》我们了解了如何从不同角度对人物性格和命运展开叙述;读《爱的教育》我们可以懂得以日记体的形式构思文章情节的方法。

    (3)读中写。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经常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每学习一篇文章,都要仿照课文的精彩部分写写篇章或片断练习。例如可以在教学中实施“ 三个一工程 ”,即 每天大声朗读一篇美文;抄写一个精彩片段;背诵一段典范文字(或一首诗)。学生的阅读量与日俱增,认识、胆识、素质也一天天得到了提高。学生从有益的书中获取了生活的真知,吸纳了精美的语言,增强了思辨能力。学生作文的语言就有了光彩,内容有了深度,题材也大大地拓宽了。读与写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加深了理解,加强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的习作能力逐渐提高。

    五、结束语

    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所以“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语文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教学重点,长期坚持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持之以恒,一定能培养出文思隽永、出口成章的学生来。

编辑:郝仲礼
评论区
郝仲礼(2013-6-18 7:10:39)

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所以“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语文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教学重点,长期坚持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持之以恒,一定能培养出文思隽永、出口成章的学生来。

回复 支持[0] 反对[0]
郝仲礼(2013-6-18 7:10:44)

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所以“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语文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教学重点,长期坚持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持之以恒,一定能培养出文思隽永、出口成章的学生来。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五寨县实验学校 特此声明。